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2节(1 / 2)





  确实是良心药了,医生也非常的有医德,不会因为手术赚钱多,就让患者选择手术治疗。

  这让苏晚晚想起了后世,看病难看病贵,为了多赚到钱,有些医生会开很贵的药,打很贵的针,能手术就尽量用手术,让自己的提成高点。不考虑病人能不能承受得住,也不考虑病人的经济条件。

  当然这种丧失医德的医生毕竟不多,但也确实存在着很多一部分,造成了百姓的心理小病不敢上医院,最后拖成大病的情况。

  苏晚晚朝老医生和善地笑了笑,觉得这个医生很好,她挺喜欢的。

  “有什么情况,以后来医院,可以直接来找我,或者来我家里也行。”老医生是个很负责任的人,他怕陆思华因为钱的原因,最后不给孩子治疗,就把家里的地址告诉了她。

  陆思华连连说着感谢的话,就拿着方子去了药房抓药。

  苏建民在后面紧紧地跟着娘,直到抓了药出来,母子两人才松了一口气。

  他们并不喜欢医院里那种压抑的气氛,那消毒药水的味道并不好闻,这样的地方,自然是少来少好,但是他们还需要来很多次。晚晚的手没有好之前,他们只怕要跟医院挂上钩了,只怕是少不了跑的。

  陆思华很快就到了跟苏勤约好的地方,他们父子三人还没有到,她就在那里等。并不想去找他们,万一找丢了,可就得不偿失了,还是静静地在这里等着好了。

  没过多久,苏勤和建国建兵就过来了,他们买了很多的东西,一口锅,还有不少的佐料,本来还想打点儿菜籽油,可惜没有油票。年底的时候,大队里应该会发些粮油。他买了些肉,肥肉贵,又需要肉票,他手里没有票,还是人家屠夫割了些边角给便宜卖给他的。尽管如此,他也只是买了少许,倒是买了不少的下水还有骨头,这些东西便宜,又不需要肉票,很划算,可以做好几顿。陆思华厨艺好,肯定能做得很好吃,不比肥肉差。

  “当家的买了不少东西,还有肉,我们有口福了。”陆思华笑道。

  苏建国说:“这些东西好便宜啊,买肉师傅还送了好几副骨头呢,只象征的收了点钱。娘,这个骨头熬汤正好,特别想念那次骨头汤的滋味。”

  最后一次吃骨头汤,还是大半年前的事情呢,那时候还没有分家,是娘做的菜。结果他也没有吃到一碗,还是跟建兵拼着喝了一碗骨头汤,那次的骨头汤多数都进了大伯伯娘和建宏的肚子里。爷都没怎么喝,都省下来给建宏了。

  一想起那个滋味,他就口水禁不住往外流,简直太香了太鲜了。

  苏晚晚听着,都有点儿想喝,骨头汤的鲜味,那是很让人忘不了的。可惜她前世一直在生病,呆在医院里的时间多,到后来连食物都进不了嘴了,只靠营养针维持着生命。

  想起来,她也有很久都没有吃饭菜的味道了,真想再品尝品尝啊。

  “行了,别贫嘴了,我们赶紧回去吧,天色也不早了,到家天就要黑了。”陆思华说。

  这会,太阳已经慢慢偏西,回去走路得要一个半小时,再不回去,天真的要黑了。大晚上的走路很不安全,又带着孩子们,还是趁早回去好。

  来的路上,他们只觉得路很远,花得时间多,回去的路,或许是心里的放松,倒不觉得远了,有说有笑,心情舒畅。

  “也不知道警察同志找到那个失主没有,现在那人肯定是急坏了。”苏勤感叹着。

  陆思华说:“这些都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了,东西我们都交给警察同志了,他们肯定会帮我们去寻找那个失主的,肯定能够很快就找回来。”

  一行人边说着边赶路,谁也没有把这次的捡票证事件当回事,他们只是觉得运气好,竟然会捡到票证,其他的都没有去细想。

  很快,就回到了村子里。在村口遇到了大队长大明伯,他正扛着锄头往回走。

  一眼就看到了从县城往回赶的二房一家子,他停下了脚步。

  苏勤他们也停了下来,跟大明伯打了招呼,大明伯问:“你们去县城买东西了?”

  今天一早,苏勤就跟队上请了假,请了一天。他知道苏勤刚刚分家,肯定有很多事情需要忙,苏勤是个勤劳能干的人,如果不是家里确实有事情,也不会舍得请假,一天上满工,那可是也有五毛钱呢。

  五毛钱,能干很多事情了,买不少东西了,肉也才一毛二一斤。五毛钱那可是能买上四斤大肥肉了。

  “嗯,家里刚刚分家,什么东西也没有,就和思华他们上了趟街,还给晚晚看了手伤。”

  大明伯看了一眼在襁褓里的晚晚,想到了苏家那些糟心事,知道孩子当时伤了手,听说很严重。

  顿时理解了老实巴交的苏勤为什么要执意分家了,能把老实人逼到这种境界,苏老太也算是狠人了。

  如果他是苏老爹,肯定不会这样对待这么好的儿子,真搞不明白怎么会对这么好的儿子狠成这样。苏老爹家这三个儿子,大房又懒又精,老二老实肯干,老三不太了解,常年在外面上学。不过每次回来的时候,嘴儿却很甜,跟村人的关系也搞得很好,至少在他的印象中,老三也是个好的。

  苏老爹那一族,能出两个不错的儿子,那也是件值得让人羡慕的事情了。很多人提起苏老爹来,都是带着羡慕的眼神,但如今分家这个事情一出来,很多人私底下其实诸多议论。

  大家对这件事褒贬不一,有人赞成,自然也有人反对。各人各心,谁也做不到让所有人满意。

  至少大明伯认为,苏勤并没有做错。他在下河村的风评放在那里,谁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,自然不会因为这么一件事情就把他的人品完全抹杀掉。

  “分家了就好好过日子,过好小家的日子,才是最重要的。有什么事情,就过来找我,我和你老山叔都会支持你的。”大明伯拍了拍苏勤的肩膀。

  苏勤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,虽然他在家里不得娘的疼爱,但是在村里,很多人都对他很不错。他和大家的关系也一直很好,朋友也多,除了家里那些糟心的事情,其实他过得也挺好。

  望着苏勤他们离去的背影,大明伯叹了一声,背起锄头往家的方向去了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回到家里,上房那边传来说话声音,听声音是苏老太和刘招娣。老太太正在一声高过一声地训斥着刘招娣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分家之后,跟二房之间的关系有些疏远的原因,还是因为苏老太对苏晚晚做了那档子事之后,把多余的气都撒在了刘招娣的身上。

  苏勤他们听得清楚,老太太在骂人,骂人的对象从二房换成了大房,让他们怔了怔。

  哪怕骂得再凶,大房依然和上房合在一起。说是分家,却并没有分起居,吃饭还是都凑在一起吃的,就像没有分家似的。

  这倒显得,是把二房单纯分出去的样子。

  苏勤他们倒也没有多想,既然分家了,管上房和大房怎么过日子,这些都跟他们没有关系。他们只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。现在新灶也打好了,明天让孩子们去拾起茅草回来,把厨房盖一盖,这日子肯定会红红火火起来。

  苏勤对二房未来的日子,充满了希望,他相信自己肯定能够给孩子们幸福的生活。

  刘招娣从厨房里出来,被老太太骂得一脸灰,出来的时候,那堆着笑容的脸已经拉了下来。

  被老太太这样骂着,脸上很没光,但是她暂时不想跟老太太翻脸。如果翻了脸,对她对长房没什么好处。她可以肯定,老太太手里肯定握着不止那些钱,他们肯定会节余剩下的。抱紧了公公婆婆的大腿,对长房没坏处。更何况,还有一个明显有前途的老三在,现在如果跟老爷子老太太闹翻了,什么好处都得不到,得不偿失的事情。

  忍一时气,得更多便宜,她觉得挺划算的。

  被骂几声,身上又不会少块肉。她觉得,二房因为这么点小事,就跟老爷子老太太闹分家,真的是件愚蠢至极的事情。不就是一个小丫头吗?丫头片子而已,就算丢了又能如何?还能强得过儿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