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1章(1 / 2)





  赵明月笑道:“嗯,以后会有机会去的。”

  于有清已经觉得很满足了:“我觉得跟着你们真是长见识,要不然我一个人哪里敢走这么多地方啊。”

  沈旭跃说:“有清想不想去东三省玩玩?”

  于有清点头说:“好啊,去看看长白山和兴安岭。其实我还很想去草原,还想去大漠,看看大漠孤烟直、长河落日圆的景象。”这几年的大学生活不是白熏陶的,于有清现在也是一个满腔浪漫情怀的文艺青年了。

  沈旭跃哈哈笑:“有想法,都该去。”

  赵明月也很替于有清感到骄傲,环境和际遇真的能改变一个人,于有清现在也是一个自信的青年了。

  三人到了省城,沈旭跃问:“我们就这样去找商场吗?”

  赵明月说:“我们先找个地方住下来,行李先寄存起来,好好收拾一下,不能就这样去跟人做生意,看人下菜碟儿的还是不少的。”

  三人找到旅社,好好洗漱了一番,换上了最体面的衣服。赵明月将自己背了一路的茶叶拿了出来,茶叶是用一个精致的洋铁盒子装着的,然后用袋子将这些茶叶提起来。“走吧,看我怎么跟人谈生意。”

  沈旭跃满脸期待:“你去跟人谈吗?”

  赵明月说:“我们一起去,你看我有说得不好的地方,给我补充就可以。”

  茶叶这东西只要保存得好,不发霉,就不算过期,一些红茶比如普洱是越陈越香,不过绿茶还是要新鲜,当年的绿茶就最好了。南方天气湿热,要保存不大容易,所以真的要自己卖茶的话,就必须做好包装,这包装一跟上,档次也就上去了,价格自然也跟着上去了。

  这已经是1981年初了,市场经济开始复苏,市场上买卖的东西也逐渐丰富起来,人们的手头也开始有点钱了,可以消费得起必需品以外的东西了。赵明月三人先在一个副食商品店转了一圈,发现买东西的人可真多,人们对新鲜物品尤其感兴趣,比如瓶装啤酒,还得限量买。

  赵明月去找售货员问:“同志,您这有没有茶叶买啊?”

  “茶叶?没有。”对方摇了摇头。

  沈旭跃拉了一下赵明月的胳膊,小声地问:“你不是来这卖茶叶的吗,怎么跑这儿买茶叶了?”

  赵明月笑了笑:“这叫调查市场,没有卖,我这个才好卖啊。”

  赵明月看了一圈,看见一个年纪比较大的、上衣口袋里别着两支钢笔的中年男人,那人正背着手,优哉游哉地在看着整个市场,就像一个国王在巡视自己的领地一样。

  赵明月主动跟他攀谈:“同志您好!”

  那人看了一眼赵明月:“有什么事吗?”语气非常傲慢,上位者就是这样。

  赵明月微笑着问:“您是副食市场的负责人吗?”

  对方傲慢地说:“什么事?”

  赵明月的笑容非常礼貌:“是这样的,我是金南地区云雾县南岙公社月亮湾的,我叫赵明月,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上学,这个是我的学生证。”

  对方听见她在北京上大学,拿起她的学生证看了一下,赵明月又跟他介绍沈旭跃和于有清,以确保他们不是骗子。对方说:“你们有什么事呢?”

  赵明月说:“请问您怎么称呼?”

  对方说:“我是市场部的主任,也姓赵。”

  “那真是巧了,咱们是家门,赵主任您好!”赵明月伸出手跟他握手,她的态度落落大方,既不让人感觉到自卑,又不让人感觉到傲慢,把握得恰到好处,“是这样的赵主任,我的家乡是有名绿茶之乡,这您应该知道。”

  赵主任点了点头:“听过。”

  赵明月说:“我们家乡产的茶叶,往年都是公社为茶厂统一收购,按照政策配送到全国各地,甚至是出国换取外汇的。很少流传到市面上来,我刚才也在您的市场问过了,这里没有茶叶卖。”

  赵主任点头:“我这里不卖茶叶很多年了。”茶叶并非必需品,在人们饭都吃不饱的年代,这些东西自然是可有可无的。

  赵明月知道,茶文化的复兴,是从八十年开始的,现在人们也开始重新喝茶了。她笑笑说:“我看那边的啤酒,卖得特别俏。这说明大家现在的生活水平高了,收入也增加了,对生活的质量也要求高了。赵主任想不想为贵市场引进一些绿茶呢?”

  赵主任愣了一下,明白过来:“你是来推销茶叶的?”

  赵明月笑了起来,她长得漂亮,一笑,整个屋子里好像都明亮了起来:“赵主任您是明白人。是这样的,从今年起我们公社不再收购茶叶了,我们老家茶农生产的茶叶需要自己去找销路。我在外面上大学,听到家里以后茶叶卖不出去,心里替大家着急,想着这外面这么多人喝不上茶,家乡的茶叶却只能放着长霉,这不是太可惜了吗?所以我就想帮帮家乡的乡亲们,利用放寒假的机会,来找一找销路,为大家出点力。”

  赵主任眨了眨眼睛,看了看三个人,沈旭跃掏出村里的介绍信给赵主任看:“赵主任您好,这是我们大队给我们的委托书。我是曾经下放到月亮湾的知青,在月亮湾生活了差不多十年,做了四年的村支书。这次听说家乡人民有需要,所以我也跟着一起过来帮忙找路子,希望能够帮助家乡人民早一点脱贫致富。我们那儿茶叶卖不出去,你们这儿没有茶叶卖。您看您是不是考虑一下我们合作。”

  赵明月从兜里拿出茶叶来:“赵主任,您看看,这是我们今年新出的绿茶,您闻闻,多香啊。”

  赵主任凑过去嗅了一下,然后用手拈起茶叶看了一下,赵明月说:“您看着茶叶色泽多漂亮,形状多整齐一致,我可以给您泡一杯试试。”

  赵主任摆了摆手:“不用泡了,我平时也喝茶,知道这是好茶。不过呢,这采购茶叶的事,我得跟我们市场其他的领导干部商量一下,现在不能给你答复。”

  赵明月拿出一小包用塑料膜袋装着的茶叶:“赵主任,这个是给您试用的,我们从老家过来,在这边待不了很久,明天可以来问结果吗?”

  赵主任点头:“可以。”

  赵明月说:“这在我们来说,是一件双赢的事情,我希望赵主任能够慎重考虑,期待您的答复。”她笑着朝对方鞠了一躬,“多谢拨冗听我详谈,再见!”

  “再见,慢走。”赵主任还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主动积极地上门来推销东西的,看着三人的背影,不由得感慨地摇了摇头。

  出了副食市场,于有清长吁了口气:“这感觉好尴尬呀。”

  赵明月笑了起来,这大概就是这个年代人共同的感觉,觉得做买卖是一件非常不好意思有点丢人的事,不过这有什么好丢人的呢,买卖都是双方自愿的,又不强买强卖,而且又不偷不抢的,根本就不丢人好不好。最先克服这种羞耻感的人,是最先富起来的人。

  沈旭跃看着赵明月,佩服地说:“明月,你胆子越来越大了。”

  赵明月冲他露齿一笑:“不好吗?”

  沈旭跃点点头:“我们去下一家?”赵明月跟人攀谈的时候,他觉得一点都不尴尬,她的谈吐自信优雅,娓娓而谈,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,他都被打动了。

  赵明月说:“好,我们今天就撒大网,我不信偌大一个省城,就没有人愿意买我们的茶叶,总会捞上两条鱼来的。”

  这天他们走访了所有的大副食市场和两家商场,有一家当时就跟他们达成了协议。赵明月目前并没有茶叶,谈妥合作,约好新茶出来的时候,就叫老乡送茶叶过来。至于价格,到时候根据市场价面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