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五二五章 一石四鸟(2 / 2)

要说此时建虏后金国内有谁最了解明国的内情,也就数范文程这种来归的汉人秀才们了。

一个虚与委蛇的议和缓兵之计,居然能带来这么多的好处,那么谁还会去反对呢?

听完了范文程的这番话后,就连阿巴泰这个浑身是刺儿、一肚子牢骚不满的贝勒爷,也不再吱声了。

然而这时,却听见一个人缓缓地说道:“敢问大汗,若西征察哈尔得手,大汗如何判断明国有备还是无备?我大金国数万乃至十万铁骑西征察哈尔,如此大的动静,明国边臣宿将不可能不知道,若其得知,又怎么可能无备?!”

此言一出,殿中顿时又是一片议论附和之声。

黄台吉不用看,只听声音就知道这是代善说话了。

黄台吉面带微笑地看着代善,也是缓缓说道:“大贝勒多虑了,如今扬古利额驸和孙得功等人,就在明国倚为天险的杀胡口内,明国君臣之有备还是无备,难道还能瞒得住扬古利额驸吗?!”

若不是代善亲自开口询问,黄台吉是不会说出这个情况的,毕竟依靠内应取胜虽然是后金国的一个传统,但是说出来却并不光彩。

不过黄台吉这话一说,曾经一度议论纷纷的笃恭殿里,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。

黄台吉知道,到了这一步,殿中人已经不再有疑虑了。

此时笃恭殿中的议事,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了,看看目的基本达到,黄台吉随即说道:“朕的决心已定。与明国议和的事情不能拖延,但是筹备西征察哈尔的事情,也一丝一毫耽误不得。

“与明国议和的事情交给达海、库尔缠来做!

“明日达海、库尔缠二人就去大凌河城,与德格类一起,专司与明国使者商议两国休兵和划定边界之事,务必将两国和谈拖到我大军收服漠南之后。

“这次西征察哈尔,朕决议率领两黄旗亲征,贝勒岳托率领镶红旗主力,三贝勒莽古尔泰率领正蓝旗主力跟随前往。

“正白旗旗主贝勒多尔衮,镶白旗旗主贝勒多铎,镶蓝旗旗主贝勒济尔哈朗,以及乌拉部贝勒布占泰,整顿兵马,严守鸭绿江、豆满江一线,防备东江镇突袭后方。

“朕率大军离开沈阳之后,大贝勒代善带领正红旗大军为朕坐镇沈阳,我大金国内及后方一应军政事务,皆由大贝勒代善与朕之大妃商议决断。罗什、希福、冷格里、纳穆泰务必尽心辅佐。

“至于锦州当面,我大金国之西线,就以贝勒德格类为主,杜度和昂阿拉各带所部牛录为副。”

说到这里,黄台吉又看向达海和库尔缠两人,说道:

“达海,库尔缠,你二人辅佐德格类,务必与宁锦明军保持和而不破的局面,最好将谈判议和的时间,拖延到朕率大军攻入明国境内之后。”

黄台吉说完了这番话,静静看着殿中众人。

而殿中但凡被点到姓名的贝勒大臣,在经过了片刻的沉寂之后,立即起身离座,或跪地领命,或躬身称是,大殿之中一片“陛下圣明”“大汗英明”的拍马逢迎之声。

就在这一片拍马逢迎声中,突然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。

“大汗,德格类、昂阿喇近日屡次遣人送信过来,管我要钱要粮,德格类、昂阿喇四十个牛录旗丁长期在外,不事生产,不从征伐,他们耗用的钱粮究竟该由谁出?我正蓝旗可供应不起!”

莽古尔泰已经忍了好久了,去讨伐察哈尔,他当然同意,去讨伐比察哈尔富裕得多的明国,他更加没有意见,带上他这个正蓝旗主,他也同意,毕竟跟着去搭顺风仗,顺便抢回来一些金银牛羊牲畜丁口,也是他莽古尔泰所乐见的。

但是,德格类、昂阿喇各率正蓝旗二十个牛录在大凌河城、广宁城内驻守修城,有事的时候得扛住辽东西线明军的进攻,没事的时候,又得整修城池,学习之前的明军修筑工事堡垒,这期间所需的大量粮饷谁来负担?

要让他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来负担,那是门儿都没有!

还好,黄台吉听了莽古尔泰话里有话的质问,略想了想,知道自己这次西征期间,大凌河城和广宁城一线的安稳至关重要,于是说道:

“这次朕率正黄旗北征所获甚多,除了丁壮生口之外,牛羊牲畜金银器皿毛皮女子,全部移交给你,由你派人押送广宁和大凌河分派妥当。

“西征察哈尔乃至攻入大明之后,你所带领之正蓝旗诸牛录所获,也皆由你全数带回,均分与德格类和昂阿喇。

“朕带各旗西征期间,广宁、大凌河所需之钱粮,由国中公库视同征伐在外之旗丁拨付钱粮,三贝勒意下如何?”

黄台吉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,莽古尔泰满肚子的后续打算,此时一句也说不出来,只能默默无言,垂首而退。

至此,黄台吉西征察哈尔并伺机攻伐明朝的计议算是定了下来。

前不久刚刚北征半年归来,而且刚刚解甲归家的那些旗丁们,与更多的旗下丁壮一起,按照三丁抽一的比例,再一次开始全体动员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