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2章(1 / 2)





  “他要是回来,跟那个广东姑娘不是又没戏了?”

  “如果他们能确定在一起,也没有关系,结婚后我嫂子可以跟着调回北京。”

  赵明月点头,不过想到广东姑娘从温暖的南方来到这天寒地冻的北京,不知道受得了不。

  沈旭跃又说:“这些暂时都不确定,我也没跟我妈说我哥找对象的事,让他自己去解释去。”

  赵明月想起毛剑兰来,便觉得有些遗憾,到底还是没有缘分啊。不知道沈大哥找了个跟自己完全没有瓜葛的外地人,沈母的态度会不会好转一些。

  赵明月再看到毛剑兰的时候,就觉得有些愧疚,她至今似乎都没缓过来,本来人就不怎么开朗,现在人更加沉默寡言了。男人对感情的事总是比女人更看得开一些,你瞧,沈启学不就很快开启一段新的感情了吗。可是毛剑兰却毫无动静,追求她的男同学不是没有,都被她给拒绝了。宿舍的姐妹们也劝过,说忘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另一个人,毛剑兰说暂时不想谈恋爱,还是踏踏实实学习,毕业以后再说吧。

  赵明月想起来,他们很快也要毕业了,只剩一年多时间了,毕了业后,应该会留在北京吧,到时候可能就要结婚生子了。想到结婚生子,赵明月有些期待,她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,像京京一样调皮可爱,她可以见证他一点点长大,仔细观察他的每一点变化,这恐怕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了。

  五一劳动节放假,赵明月跟着沈旭跃回去看望他的父母。沈馥郁一家子都在娘家,自从上次沈母摔伤之后,母女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,不管怎样,还是家人最好,孤苦无助的时候,家人会给予最无私的关怀和照顾。

  他俩到的时候,大家正在讨论一件事,就是杨茂林辞职下海的事。杨茂林想开车,正好他知道有个人在招司机,他想辞了工作去给人开车。

  大家各抒己见,沈父说:“你要是辞了工作,那就是干个体户了,个体户都是自负盈亏,以后想回单位上班都不行了。”

  杨茂林说:“我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了,我在工厂干活,一个月赚二十三块钱,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。我们总不能老租人家的房子,我得自己买房子,给馥郁和京京一个家。我给人开车,刚去他就给我开四十块一个月,以后还会涨。等我赚到钱,我就自己买一辆车跑运输。”

  沈母说:“干个体户赚的是多,但是开车不安全,冒着生命危险。你经常在外面跑,家里就剩老婆孩子,万一有点什么事,连个可指望的人都没有。”

  沈馥郁对杨茂林是绝对支持的,她知道丈夫憋很久了,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她怎么能够不支持:“妈,我也没什么,京京跟着我在学校,我照顾得过来的。再说不是还有你们呢吗,让茂林去吧,只要他小心谨慎一点,就不会有事的。”

  杨茂林看着妻子的眼神那是相当的炽热,脸膛上泛着兴奋的红晕:“对,爸妈,你们放心,我会很谨慎的。”

  沈旭跃和赵明月坐在一旁,安静地听他们说着,沈旭跃问:“姐夫,你帮人开车主要拉什么?”

  杨茂林说:“我帮忙开的是大卡车,经常跑山东和河北一些地方,拉农副产品到北京来,然后又拉着北京工厂生产的东西到外地去。”

  沈旭跃意外地问:“那车是私人的,不是国营单位的车?”

  杨茂林点头说:“是私人的,他原本也是在单位上着班,后来筹钱买了一辆货车,自己跑运输。开始是和他小舅子一起开的,小舅子跑了几个月,就自己筹钱买车去了。他一个人跑着太辛苦,也不太安全,便想招一个会开车的司机跟车。我想啊,他小舅子那么快就自己单干了,我给他干两年,肯定也能单干,自己买车做买卖。到时候我就能在北京买房了。”他说到这里,两眼放着希望的光芒。

  赵明月发现,原来有想法的人还很不少啊。沈父说:“你想要开车,我们给你想个办法,看哪家单位招司机,到时候推荐你过去?”

  杨茂林摇头:“爸,我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自己也做买卖,而不仅仅是开车。”

  沈馥郁扭着手说:“其实我在想,能不能给茂林筹钱买个车,我们一开始就给自己做,等以后赚了钱,会还给家里的。”

  沈旭跃摆手说:“其实姐夫跟着别人一起去跑车挺好的,起码先可以熟悉线路和操作模式,这样先积累经验,以后自己单干就挺好的。”

  只有沈母在叹息:“你从单位出来了,以后退休可咋办,国家是不管的了。”

  杨茂林说:“妈,这个就不用担心了,我自己能挣钱了,就能留着钱以后养老。”

  赵明月心想,这个完全不必担心,单位都可以代缴养老金,不过所有的都得自己出。

  “将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,你说去做生意赚钱,也不知道能不能赚得到。”沈母还是忧心忡忡。

  赵明月说:“伯母,姐夫他可以办理停薪留职啊,就是不上班,不领工资,但是可以记工龄的,自己缴纳各种保险,等到了退休的年龄,也是可以领退休金的。”她其实挺支持杨茂林的想法,有胆色和闯劲。

  赵明月说的这个停薪留职的政策,是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劳动合同,现在大家都还不太熟悉。沈母听见赵明月这么一说:“真的吗?有这个政策了?”说着将脸转向丈夫。

  沈父说:“我又不管工业这块,你们自己去查一下,如果可以这样办,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
  沈旭跃看着赵明月:“你怎么知道这件事?”

  赵明月说:“听我的同学提起的。”

  杨茂林和沈馥郁听说有这个政策,简直喜出望外,如果真能那样,就不担心以后的事了。

  最后沈父说:“现在国家的政策放宽了,经济正在蓬勃发展,赚钱的机会也更多了,要切记不能急功近利,尤其不能投机倒把、损人利己,少走弯路。”这话就等于是同意了。

  沈馥郁赶紧推了一把丈夫,两口子齐声说:“谢谢爸的支持。”

  沈旭跃问赵明月:“你觉得我姐夫这想法咋样?”

  “挺好的。”赵明月说。

  “我觉得也是,咱们国家的运输这一块相当的薄弱,南方的东西很多都到不了北方,北方的东西也去不了南方。我们上次去太行山,那里的老乡不是一辈子都没见过橘子长啥样。”

  赵明月也点头说:“可别说,我们村有多少人没见过苹果长啥样啊。”

  沈旭跃叹息着说:“国家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啊。听说美国那边,现在基本上都是家家户户都有小车了,我们这边连个拖拉机都少见,这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的,一定要急起直追才行。”

  “已经改革开放了,很快就会发展起来了。”赵明月说。

  日子如白驹过隙,马上就是暑假了。赵明月还有一年毕业,她三哥赵明朗念的是专科,已经毕业了,分配在县中医院,算是他们家第一个吃国家粮的。

  赵明月的父母都松了口气,眉头的皱纹都舒展了开来,觉得生活特别有盼头,每天干活都感觉到特别有劲儿。家里那两亩责任田被侍弄得整整齐齐的,茶园自己照顾不来那么多,只留了一亩,另外的平均分给了两个大儿子。

  村里的茶叶加工厂做得还不错,赵明亮被安排去跑销售,因为他念过初中,人又够灵活,又年轻力壮,正是村里需要的人手。这事让赵明月大嫂觉得非常扬眉吐气,家里平白多了一份收入,还是这么体面的事,真是羡慕死旁人。

  二嫂本来就觉得自己被大哥大嫂压着,这下子更翻不了身了,心里别提多憋屈了。她去找公婆,想要让他们把自己丈夫也安排进茶厂去做事,别的做不了,制茶还是会的吧。

  赵顺生和胡年春觉得特别为难,这事是村里安排的,当初为了公平起见,每一大家子选一个人,茶厂的工作量有限,需要的人就只那么多,不能保证谁都进去。二嫂就觉得这肯定是公婆偏袒大哥,不然为什么非要让赵明亮去跑销路,而不是安排她家明辉去制茶。

  赵顺生左右为难,去找了一次村主任,问能不能把明辉也安排进茶厂。主任是个脾气比较耿直的人,原则性非常强:“这件事不能例外,我们村委会挑人,都是尽量公平公正,你们要是想让明辉来茶厂上班,那明亮就不能来了。你们家明月早就说了,一定要公平,我这是在尽量做到公平啊。”

  赵顺生说:“当初你们也没问过我们啊,你就直接定了,现在弄得兄弟俩生矛盾,哎!”要是早说了,让他们兄弟俩公平竞争,这样就少很多闲话了。

  村主任说:“我们选明亮,那是因为村里需要他这样的人,像他这样能说会道、思想活泛又读过书的人很少,这也是没得办法啊。”